黄渤惨遭滑铁卢4.5分,当年草根逆袭影帝,现在却不能“下凡”?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娱乐圈失踪案之:
黄渤去哪了?
昔日顶流,始终刷不到观众的存在感。
新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豆瓣4.5。
贡献出又一个东八区式YY男主。
贤惠老婆伺候,美艳前女友惦记,年轻实习生投怀送抱……
男人四十,难啊!
收视率也是跌到路都不见。
当然黄渤不会“失踪”。
翻开作品表,你仍然能看到许多眼熟的电影名。
但就是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黄渤在里面演了啥?
或者……他真的演过这部片吗?
时间倒推回2014年,黄渤搭档星爷,《西游降魔篇》拿下票房冠军,新一代喜剧之王冉冉升起。
在那段时期,黄渤的电影还有陈可辛的《亲爱的》,老搭档宁浩的《无人区》和《心花路放》,以及牵手女神林志玲的《第101次求婚》……
奇幻,喜剧,爱情,全面开花。
有媒体直接问:
你能超越葛优吗?
在当时看来,这样的期待似乎马上就能兑现。
而今天,“下一个葛优”我们还要等待多久。
01
对比黄渤和葛优,的确能看到许多重合点。
都是国民笑星。
都演技过硬。
一个是“第五代”的最爱,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之间,葛大爷无缝切换,自由流通。
一个玩转“第六代”,管虎、宁浩,谁用谁说好。
葛优演过《活着》。
巧了,黄渤也演过话剧版《活着》。
△ 搭档袁泉
如果说葛优代表的是京派小市民,平凡中带点优越,嘴贫中又有点深刻和深情。
那么黄渤的出现,更像是这个世纪前十年互联网的文化面貌。
更草根。
更恶搞。
2006年,现象级国产喜剧《疯狂的石头》,大家都记住了那个操着一口山东话的盗贼黑皮。
也好奇起这位叫黄渤的演员,真的不是临时从工地拉来的吗?
因为独特的气质,略带喜感的长相和自然的演技,黄渤很快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王者赛道。
北漂的经历让他自带一份草根的韧性和小人物的活泛。
而早年作为摇滚圈人士,他身上又带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叛逆与疯狂。
毫无疑问,与宁浩的黑色幽默有着绝佳的适配度。
2006年到2009年,两部《疯狂》系列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宁浩和黄渤从名不见经传,迅速跻身业内前列。
黄渤红了,但是有一个问题:
他太定型了。
丑角,谐星,一说到他观众脑子里自动出现荒诞的搞笑形象。
很长一段时间的残酷事实是,一个演员身上的喜剧标签太醒目,是不太容易受到认可的。
这时候,黄渤得到了一个更能证明自己演技的机会。
老朋友管虎导演的《斗牛》。
这部电影成了一场黄渤的个人表演秀,也让他拿下金马影帝。
黄渤的表演,已经脱离了喜剧表演的框架,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大家突然发现,大银幕上的黄渤除了能让人发笑之外,还能如此高能地挑动大家的泪腺。
而这个角色更大的难度在于,大部分的时间里,黄渤只能和一头牛演戏。
如果之前黄渤演戏更长于自由,那么自此他学会了更重要的一课,控制。
牛自然是不会好好配合人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一日日和牛相处下来,吃尽了苦头,也突破了自己。
其实《斗牛》那个戏
是突然告诉了自己
控制的重要性
你要控制跟牛之间的关系
脑子其实一直在角色里边
理性感性中间来回跳跃
那时的黄渤很幸运。
尽管成名晚,但成名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一是能碰到丰富的角色来跳出舒适区。
二是演员能够得到的资源与认可,来自整个华语电影圈。
2013到2015年间,黄渤大概是内娱最风光的男演员。
票房高,质量也不错,各个类型都能驾驭, 黄渤大有接班葛优之势。
△ 葛优牵手舒淇,黄渤抱走志玲
除了喜剧和演技。
黄渤的人气还来自于他呼应了当时时代的一个主题:
逆袭。
屌丝渴望逆袭。
草根出身,个子不高,长得不帅,不是科班,但凭借着努力和实力登上顶级男星的宝座,从谐星进化为国民影帝。
在那个尚还相信无限可能的时代,黄渤成了最佳代言人。
试想一下,在15年左右电影行业急速扩张,攻占广大乡镇的过程中,还有比黄渤更加合适,更能扛票房的演员吗?
2014年,黄渤第一次登上春晚。
他穿着连体工装,独唱一首《我的要求不算高》,歌词满满都是梦想。
于是也就是在2014年《心花路放》的记者会上,记者问出了那个非常梦想的问题:
你能超越葛优吗?
02
今天我们更容易马后炮地说一句:
难了。
论国民度,个性与星光,商业价值,巅峰期的黄渤都可与葛优一比。
可追不上的差距就在,他们是从不同的跑道上起跑的。
刷国民度的作品,葛优遇上的是国产情景喜剧的高峰之一《编辑部的故事》。
拿奖项的作品,葛优遇上第五代的创作创作巅峰期,凭借《活着》成为亚洲第一个戛纳影帝。
1997年,葛优又遇到了演艺生涯最重要的另一位导演,冯小刚。
《甲方乙方》,当年以3600万票房夺得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冠军,重振了好莱坞冲击下国产电影行业的信心。
葛大爷的嘴里蹦出的金句,连带着他的形象一起,历久弥新。
在冯小刚的贺岁喜剧最受欢迎的时代,男主是被葛优承包的。
他就像中国观众过年必见的亲人,成为贺岁档的标志。
演员是被动的工种,一直在被选择。
被导演选择,被市场选择,更多是被时代选择。
“超越葛优”。
黄渤当然接不住这个话。
面对记者挖的坑,黄渤是这样回答的: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人家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
是高情商,但也挺真诚。
黄渤称葛优是创时代时期的电影人。
是的。
中国电影九十年代的艺术探索期,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市场化探索期,他都占据过重要位置。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会再有。
等到黄渤成名的时候,就算再遇上张艺谋,当时的张艺谋在干什么?
大概在《三枪拍案惊奇》。
但黄渤无疑是顶尖的。
于是他遇上的是他的时代里,最顶尖、创作力正当时的一批导演,比如宁浩,管虎。
2014年回答记者时他大概坚定地相信。
虽然不会再有开天辟地时的大有可为。
但这是个满是机会的时代,也是个能容下各种不同光芒的时代。
03
后来,我们逐渐忘记了黄渤超不超越葛优的问题。
因为关注点,逐渐从黄渤身上转移了。
2019年,或许可以称为“沈腾年”。
他一人两部春节档上映,《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
在双男主的《疯狂的外星人》里,黄渤演得不可谓不卖力,但这个草根的耍猴艺人,却没有黑皮那样的鲜活和搞笑。
反倒是沈腾一句“毁灭吧”成为全片最强记忆点。
于是在这场两个“喜剧之王”的合作中,有观众高呼——新王当立。
那个让人熟悉的黄渤去哪了呢?
原来,他已经不“疯狂”很多年。
不可否认,这些都能给他带来好人缘:
高分综艺《极限挑战》《忘不了餐厅》。
公开场合,他是高情商代言人,好好先生。
他还是各种电影里,典型的“中国好人”。
《夺冠》,观众调侃彭昱畅长大就成了黄渤,憨厚可爱,但在巩俐角色面前被压制得完全没有存在感。
《我和我的祖国》,他是敬业认真,无私奉献的旗杆设计师。
《穿过寒冬拥抱你》,他是疫情期间善良勇敢的快递员,志愿者。
但看到了没。
当黄渤突出一个“好”字的时候,他好像就离一个真实的角色越来越远,变成了一张裱在玻璃框里的奖状。
黄渤依然亲和,依然在努力贴近小人物。
但曾经触动过观众的那种平凡中,通常带着社会的污垢。
无论是“黑皮”还是“黄毛”。
无论是杀手还是农民。
和他后来的角色相比,一目了然。
黄渤不知道吗?
Sir觉得黄渤可能比谁都知道。
喜剧是一种残忍得不留情面的艺术,喜剧演员通常更敏感,也更有危机感。
所以赵本山会在春晚后因小品质量抹泪。
所以沈腾也会演到厌烦,王晶说他“想死”。
黄渤呢。
他同样不甘于被限制。
看过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你会知道这不是一部仅限于喜剧的喜剧。
是否超越葛优,或许不必纠结。
但可以肯定,黄渤绝对想要突破黄渤。
你能看到他很多的尝试,犯罪悬疑片《冰之下》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文艺科幻片《被光抓走的人》;还有那部等了好几年的,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
预告里黄渤的嘶吼,让人期待许久。
但这个阶段的黄渤就不太走运了。
上海电影节封帝之作《冰之下》至今没有公映。
《涉过愤怒的海》,影迷已经等了两三年还无消息。
奇幻大制作《封神三部曲》,也被压了好几年。
自从少演喜剧后,黄渤的片子不是上不了,就是很难有好剧本。
就连原本主场的喜剧,或许也不再适合黄渤了。
今天的喜剧电影市场是小品的天下,温情鸡汤的炖锅。
从黄渤脸上带着泥垢的黑,变成了贾玲脸上喜庆的暖黄。
不再有辛辣的讽刺、乖张的叛逆,荒诞的真实,幽默背后的残忍。
那么黄渤初出茅庐时的疯狂不羁就不再有用武之地。
甚至,以冯小刚和葛优为代表的,温和的庶民喜剧都消失了踪影。
今天的喜剧,还会在段子里探讨房价,讽刺房地产吗?
在互联网没有全面兴起的时候。
冯小刚的电影就是那个时候大众的银幕嘴替。
说得都是你关心的事,吐的都是你积郁的情。
葛大爷所幸到了功成身退的年纪。
那此时成长为中坚力量的中生代男演员们呢?
不光是黄渤。
当下的中国中生代男明星短板都非常明显。
商业价值当然不缺,票房屡屡刷新纪录,百亿影帝,二百亿影帝吹到嘴软。
高票房常有,但能留下的作品和角色呢?
沈腾至今未能撕下开心麻花的标签。
吴京自《战狼2》搭上主旋律的风口,被绑定在了“xx行动”里。
和黄渤情况更相似一点的,他的老朋友徐峥。
这些年他也在寻求一些更多元的机会。
去年主演并投资的小众文艺喜剧《爱情神话》,成为年度评分第二的国产片。
但18年时扶持新人导演文牧野《我不是药神》引发的现象级,怕是文牧野自己也无力再现了,他稳稳妥妥拍起了深圳奇迹。
当然,如今中国电影市场上最顶级的资源,仍旧是中生代男演员们的。
就像今年的春节档,女演员的存在感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这些所谓的顶级男演员来说。
上的菜很多道,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种:
催肥的碳水。
他们要么继续参与恢弘的商业票房大战,在每个重要的档期频频刷脸。
要么,或许只能是暂时地沉寂和消失。
在好莱坞,顶级演员们总是在追求商业成就和艺术成就的两条路上齐头并进。
一旦成为跛子,就会逐渐失去价值。
可在当下的内娱,这仿佛只能是一条单行道。
因为事实证明,只有前者是安全的,能够拥有畅通无阻的制作周期,最好的资源,最优质的档期,而不必遭遇太多未知的风险。
但有意思的是。
在葛优和黄渤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
中国电影的关键词偏偏是“冒险”和“不安”。
冯小刚拍《甲方乙方》 ,是因为和王朔成立的好梦影视公司接连遭遇重创,最后跟领导韩三平赌了一把。
宁浩拍《疯狂的石头》,多亏了刘德华的投资。
而当下,或许是个冒险成本最高的时代。
连带着黄渤的事业一起沉寂的,无疑还有他曾经代表的草根逆袭神话。
今年春晚,时隔八年,黄渤又一次登上了舞台,唱了一首《小哥》。
他穿着八年前一样的衣服,一样的跑步姿势,一时让人感到恍惚。
原来,已经八年了。
好像什么也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被困在时间里的黄渤,还能突围吗?
今天的这个问题。
比2014年的那个更难回答啊:
因为这根本不由黄渤来回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