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杨紫琼,踢爆全宇宙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作者|夏颂
编辑|米利暗
「我们创造了历史!」
今天的杨紫琼真的创造了历史:
她是奥斯卡第一位华人影后,第一位亚裔影后,第二位有色人种影后。
她主演的《瞬息全宇宙》横扫了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女配角以及最佳女演员七项大奖。
颁奖礼上她几度激动哽咽:
「今晚,对于看起来跟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来说,这是希望的灯塔,梦想成真的证明。」
「女士们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巅峰已过,永远不要放弃。」
60岁的杨紫琼,今天终于梦想成真。
这是继2000年《卧虎藏龙》之后,华人再一次成了奥斯卡颁奖礼的主角。
有趣的是,两次华人齐聚的奥斯卡颁奖礼,都有杨紫琼的身影。
只是当年,没人相信杨紫琼会站上最佳女主的位置,那时候的所有人的期待,是初出茅庐、惊艳西方的“国际章”章子怡。
细看杨紫琼和章子怡的演员生涯,分明有很多相似——
同样都以打女形象,登上国际舞台,同样受到过奥斯卡的青睐。
巅峰时期的两位,有过两次特别的交集
——2000年的《卧虎藏龙》、2006年的《艺伎回忆录》
靠着这两部影片,20多岁的章子怡成为好莱坞新贵,40多岁的杨紫琼稳住了国际影星的地位。
而今天,杨紫琼站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享受自己这么多年打拼积累下的荣耀时,章子怡的相关新闻则略显落寞:
受邀参加巴黎时装周的章子怡,也不再是星光最耀眼的那个。
短短十几年,一人登顶,一人下凡,形势大逆转。
让人忍不住好奇,两人的人生轨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
杨紫琼之年,章子怡变“普通”?
杨紫琼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不得不提电影《瞬息全宇宙》。
故事内容很简单:
杨紫琼饰演的女主伊芙琳是位美国华裔移民,中年时家庭事业双双陷入危机。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进入多重宇宙。
她也发现,身处的宇宙有千千万万,只有家人间的爱才能挽回爆发的冲突。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以及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一个普通的故事,变得精彩无比,也打动了无数观众、影评人的心。
据IGN统计,《瞬息全宇宙》迄今已获得由主要影评人组织和颁奖机构颁发的158项荣誉,成为全球影史获奖最多的电影。
此前,榜首的位置一直由《指环王3》占据。
《瞬息全宇宙》也成了A24史上最赚钱的电影,颁奖季获得的奖项数量超越了《寄生虫》,奥斯卡11项提名领跑,让亚裔演员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电影中杨紫琼戏份之多超乎想象,如导演所说,“除了玩偶说话场景,电影每一帧都是杨紫琼。”
她上一秒还是在税务局焦头烂额的中年妇女,下一秒就变成闪光灯下的大明星,下一秒又变成了功夫了得的京剧演员,身份切换对演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握无数大奖的影后凯特·布兰切特,也忍不住称赞这次奥斯卡最大的竞争对手:“你肢体里表现出来的东西让人目瞪口呆,这是一个只有杨紫琼才能演的角色。”
61岁的杨紫琼,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2023年注定是杨紫琼之年,两个多月里,她接连获捧起三个影后奖杯:
第80届美国金球奖颁奖礼,杨紫琼获得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演员。
2023年美国演员工会奖颁奖礼,杨紫琼也打败“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获得影后荣誉,成为史上第一个亚裔工会奖影后。
第36届美国独立精神奖,奥斯卡前夜,杨紫琼再次捧起最佳女主角的奖杯。
每一场颁奖礼,杨紫琼都忍不住落泪。
作为华语影视圈花期最长的女艺人,杨紫琼从未停下过演戏的脚步,20岁到61岁,40多年的辛苦打拼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回报。
这是个足以让华语娱乐圈振奋的事情,无数演员被杨紫琼鼓舞,在微博留下了难得的肺腑之言。
这些演员里没有章子怡。
和杨紫琼合作过两次,交情更深的她,这一年的微博异常平静。平静到如果不特意去看了下她和她工作室的微博,很难知道她的消息。
章子怡的2022-2023,总结起来大概是4件事:四处会老友、当国内电影节的评委、当中戏的面试官、创立了一个自己的母婴品牌。
再往前翻一翻,是她第一部电视剧《上阳赋》的宣传,而在这部电视剧里,她因为“演少女”被观众嘲得体无完肤。
她的微博,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是,要知道当年的章子怡,是最不甘心「普通」的女演员。
她的起点就是罗马——张艺谋保送出道,李安《卧虎藏龙》直接把她送进好莱坞。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章子怡就是“野心“的代言人,她出圈的图大多有股不服命运的狠劲,即使结了婚,她也能凭借一个动作,在大合照里杀出重围。
这样一个100斤里99斤都是反骨的人,怎么会心甘情愿岁月静好?怎么会如此坦然接受自己的普通?
当章子怡和杨紫琼站在一起
曾几何时,章子怡、杨紫琼是整个华语演艺圈最让人羡慕的两位女演员。
两人之前,走入好莱坞的华语艺人寥寥数位,其中大多是成龙、李连杰等以武打出名的男演员,女演员极少且角色单一。被誉为“ 古老象牙中绽放出的红玫瑰” 黄柳霜,60多部影片大多都是饰演屈辱卑微、美艳放荡的华裔女性。
而章子怡、杨紫琼虽然以“打女”身份出现在好莱坞,却拥有过多个色彩鲜明的女性角色。两人合作的《艺伎回忆录》至今是好莱坞史上一个特殊的作品——
巩俐、杨紫琼、章子怡三个华语女演员,在美国导演的镜头下,出演一个关于日本艺伎的故事。
整部电影没有一场武打戏,场景华丽,表演细腻,三人同镜的图片一度被称为“华语电影的顶级门面”。
从选角到拍摄,《艺伎回忆录》一直颇受关注,只是当时更多关注点是在两代谋女郎的争斗上,很少有人关注到杨紫琼。
这是章子怡国际声望的巅峰,彼时她还不到25岁,风华正茂,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那时候,没有人将44岁的杨紫琼当作章子怡的对手。甚至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杨紫琼大概和电影中即将退居幕后的师父一样,指导章子怡如何继续攀登好莱坞。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杨紫琼是扭转好莱坞对东方女性认识的第一人。
曾经,东方女性在好莱坞有两个形象定位:脱和打。
“脱”意味着性诱惑,很多人选华裔女星是看中她们身上的柔弱,影片重点仍是对女性的色情刻画。
而“打”意味着独立和强大,这个标签是杨紫琼贴上的。
从1985年《皇家师姐》开始,杨紫琼开始成为“打女”,一打就是几十年,她身上的骨头几乎全部断裂过,也为她争取到了好莱坞入场券。
1997年《007 的秘密:詹姆斯邦德档案》上映,杨紫琼成了史上最特别的邦女郎——她不再是邦德旁边美艳的花瓶,她精明能干,强大且独立,用功夫打败了阴谋家。
美国《娱乐周刊》评价杨紫琼:"杨紫琼不是第一个与邦德平分秋色的邦女郎,但她是唯一一个让人为之侧目的女性,以其漂亮的身手打下了在好莱坞的江山。”
〓“邦德”称,如果自己可以改剧本,希望杨紫琼继续出演
但“打女”这个名号是个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杨紫琼在好莱坞出人头地的机会,却也残酷剥夺了她靠演技赢得口碑的权利。
杨紫琼的对手从来不是章子怡,而是好莱坞对东方女演员的偏见。
一个角色的成功不代表就能在好莱坞拥有自己的角色,2年时间里杨紫琼没有接一部戏,在成为国际明星的时候,她却只想选对自己演技有提高的角色。
她就一直等着,中间甚至动了做幕后的念头。
直到当李安带着《卧虎藏龙》里的俞秀莲敲响她的房门时,她终于看到一道曙光。
俞秀莲这个角色,让大众看到了杨紫琼的演技,戛纳影展上,一位记者对李安说,“俞秀莲一出场,望着李慕白那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她为他压抑了多久。”
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曾隐晦说过杨紫琼的演技青涩。
“她拍戏那么多年,却没有演几部好戏,分明是大明星了,却有种纯真在。但这也是她的优势所在,她认真又踏实,一点点学习并感受什么是戏,什么是演戏”。
李安说,俞秀莲很多细腻的动作都是杨紫琼自己加的,足见她对角色的思考之多。最后一场戏,杨紫琼带着伤拍和李慕白的诀别戏,哭得肝肠寸断,李安在机器背后跟着落泪。
他在自传中写道:
“我可以体会到杨紫琼的感受,她的事业、人生走到了什么地步。”
《卧虎藏龙》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将中国武侠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栏。
39岁的杨紫琼,第一次踏入奥斯卡颁奖礼红毯上。
但作为一个女演员来说,39岁已然不年轻,她的很多同僚已经踏入婚姻做起了富太;作为一个武打女演员,她39岁的身体不仅不年轻,甚至伤病太多。
那时候不少人对杨紫琼感到可惜:
这位华裔女星闯好莱坞的铺路人,幸也不幸地只赶上了末班车。
章子怡的迷茫,杨紫琼的沉默
如果用“辛苦”来总结杨紫琼的好莱坞之路,那章子怡的大概是“幸运”。
章子怡读大学时,正值中国第五代导演创作力蓬勃。出道作品《我的父亲母亲》真正的主角其实是张艺谋,“张艺谋出了新作品”这句话,比那个奔跑的招娣更重要。
当时恰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东方文化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卧虎藏龙》这部功夫片,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想象,玉娇龙身上的轻盈和神秘成了好莱坞的新谈资,章子怡以一种更意象化的“打女”形象登上世界舞台。
只靠运气和时代红利,不可能成为章子怡。
毫无武术功底的章子怡,每天拼命训练,豁出去演戏,有场戏她的手指甲被重器削掉,她直接将手插入雪中止止血,上场接着拍;拍摄威亚戏,也不管不顾,用脸往墙上撞。
李安忍不住感叹:“章子怡是跟我合作过最肯自己学习、最敢吃苦的女演员,我相信这个个性会帮助她征服所有的导演。”
一次好运加上在好机会面前拼死一搏的勇气,让章子怡在好莱坞一路进击。《时代》周刊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有影响的人物里,章子怡赫然在列,题目为《中国送给好莱坞的礼物》。
进入好莱坞并不意味着被好莱坞彻底接纳,章子怡面临的好莱坞比杨紫琼好一些,却没有好太多——
以“打女”身份入场,收获到的也多是打女类角色。她得到了好莱坞的部分认同,却无法打入真正的内部。
她依旧努力,她每年一半的时间要待在美国,刻苦学习英语,从只会说“YES”到可以接受英文采访,成长巨大。
但她接受采访时,还是容易兴奋露怯。一次她被问到和巩俐、周迅的关系时,她用了一句让人非常吃惊的话:“我和她们可以尿到一个壶里去。”
张艺谋曾说,“章子怡的成长道路几乎每一步都成功,几乎每一个脚印都很深。”这也意味着她很难舍弃她用尽全力争取得到的一切。
好莱坞给的角色太平庸,但她也放不下格调完全回到中国市场。她像失去了恰当的练级对象,要么经验太低,要么打不过,于是产生了长时间的茫然无助。
很长一段时间里,比起演了什么戏,她的消息更多是花边新闻——
《章子怡和好莱坞导演恋爱》
“章子怡做制片人,拍了一部很烂的小妞电影《非常完美》,和范冰冰上演了一场姐妹扯头花大戏。”
《章子怡诈捐,被央视点名批评》
......
在被媒体问到为什么很久没有拍好莱坞电影时,章子怡说:“我不想拍打打杀杀,千篇一律的戏,我会在心里默念‘我热爱艺术’”。
而章子怡锣鼓喧天的这些年里,杨紫琼只是在沉默演戏。
演章子怡看不上的“打打杀杀,千篇一律”的戏。
10多年里,杨紫琼拍过的电影,五六分的烂片占大多数,很多甚至只是简单客串,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有过两部作品引发过讨论,一个是《摘金奇缘》,另一个便是《瞬息全宇宙》。
她只是沉默地拍戏,不大肆张扬,却从未退场。
跟杨紫琼合作了近三十年的袁和平,一直对杨紫琼赞赏有加,夸赞的句子也很相似:
她很拼、很敬业、很好用,这三个特质使得很多导演对她情有独钟。
四十多年演艺生涯,杨紫琼就这样一部一部接戏,让自己变得不可代替:
当在华人演艺圈里,需要会功夫,英语流利,而且敬业好用的演员,杨紫琼是导演们的不二人选。
杨紫琼的从容,章子怡的不安
如果从上帝视角看杨紫琼和章子怡在好莱坞的轨迹,是个很有趣的体验——
章子怡出道即巅峰,随后戛然而止,杨紫琼曲线缓,却稳步向上,直至巅峰。
但是这样的差别,面对同样的机遇时做出不同选择,或许并没有高下之分,而更多受到她们本身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原生家庭的影响。
1988年,杨紫琼正值事业上升期,但她却喊着“结婚是比演戏、撞玻璃更刺激的事情”,和香港富商潘迪生头也不回撞进了婚姻的大门。
结果不足3年,两人便以离婚告终。
这段豪门婚姻像是她人生一段小插曲,并未影响她分毫,豪门阔太再次变回了打女杨紫琼,她又成了那个上天下地、摔来摔去的女演员。
很少人知道,杨紫琼本身就是豪门。
杨紫琼的爸爸是马来西亚的拿督,为她提供了优渥的成长环境,妈妈替她报了马来西亚小姐选美比赛,她得到了冠军。
她原本可以做阔太,也可以做大小姐,但她不要。
她要有自己主导的生活,生生靠一双手打成了动作女明星。
被问到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她选了“进入演艺圈”那一刻,但她只要做了选择,就要坚持到底,不问艰辛。
章子怡的童年,就像是杨紫琼人生的「反义词」。
她家境普通,学习舞蹈完全误打误撞——父母看她身体不好,送她去少年宫学习舞蹈以求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为她长得好看,被舞蹈学校选中,一学就是6年。
对于表演,她也喜欢,但更多时候是不想输得难看。
所以中戏学习期间,她满心想的都是“不能成为最差的学生”,拍摄《卧虎藏龙》时,比起对角色的钻研,她更怕自己被赶出剧组。
所以整个拍摄过程都是不安心的,一直憋着劲儿演,想证明给导演看选她没错。
杨紫琼和章子怡,无疑都是演技很好的演员,很优秀的女性,但生长环境和性格,让两个人的积极和坚韧,有了不同的面相——
两人都积极上进,杨紫琼积极争取,但失败了也有无尽的退路和底气。
而章子怡则像一个费尽全力、小心翼翼攀爬的普通女孩,失败的结果,她比大众更不能承受。
对杨紫琼来说,演戏早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每次拍完戏她都说着太累了要休息半年,结果很快就会手痒无聊,想要再挑战,希望能再等到一个让她心动的角色。
而演戏之于章子怡,更像她的武器,是她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最佳凭证。
但到了如今,章子怡明显变得更加从容和平静,她不再对外界的评价那么在意,从家庭和亲密关系中汲取着人生的养分。
比起高调的章子怡,现在低调的章子怡反而是难得的,她远离舆论平静地生活着,反而像是一种自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课题。
只不过,今天,我们庆祝的是属于杨紫琼式的“胜利”。
杨紫琼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活法——
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人是可以一直红下去的。
攀爬人生的道路,不要太在意名利荣誉,不要后悔回头,沉默但坚定地往前走,总会到达一个你不敢想象的妙境。
到时候回头看会发现,我们也可以和杨紫琼一样,成为花期很长、行色从容的人。
参考资料:
1.《鲁豫有约》(2013、2016)
2.《章子怡和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想象》 三联生活周刊 王鸿谅 2005年第44期
3.《从黄柳霜到章子怡--华裔女星的好莱坞之路》中国侨网 曾筱霞 2006年08月11日
4.《章子怡:出路不一定驾驭在男人身上》三联生活周刊 孟静 2006年第5期
5.《李安传:十年一觉电影梦》 张靓蓓编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
6.《‘Everything’ Is Set For Michelle Yeoh, SAG’s Newly-Crowned Best Actress Winner, But “We Mustn’t Take Our Foot Off The Pedal”》DEADLINE Joe Utichi March 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