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一个作家,安身立命之本还是写作本身|专访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文|经纬
豆瓣评分7.8,爱奇艺热度峰值8866,微博主话题阅读9亿+……《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下称《丝绢案》)在爱奇艺接档《狂飙》后,能取得这样的口碑和热度,似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实际上,由于该剧较短的体量及开篇略慢的叙事节奏,在剧集开播前期,并没有引起特别高的反响,随着后期帅家默、程仁清、丰宝玉等角色联手“抗敌”、成功为民请命剧情的逐步铺开,“渐入佳境”、“丝丝入扣”、“逻辑缜密”、“燃”、“质感”、“细腻”等好评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开来。
而这部根据马伯庸同名历史纪实读本改编的古装短剧,既是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的“试水之作”,也是马伯庸IP影视化系列中极为特殊的一部。“这是一次实验,它让我跨了一次界;也是一次冒险,非虚构的作品改编难度很大。”
近日,骨朵连线马伯庸,与他本人聊了聊关于这部作品幕后的故事及他对当下文学、影视写作的看法。
作家跨界编剧?
一次艰难审慎的冒险
从三万字的《徽州丝绢案》微博,到“10万元售卖版权”,再到“分文不留、转赠给四位论文作者”,网上流传的一篇马伯庸自述文章《四起几乎未遂的学术“诈骗”案始末》将《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的写作起源和相关“秘闻”介绍得十分详尽。
而从书到剧,这部作品也经历了数年的影视开发,以及马伯庸亲自担任编剧、历时五个月的闭关改编。
一开始马伯庸也没想到过要做编剧,只是《丝绢案》对于明代的历史背景、税收财政、法律体系、官场规则、经济形态等展现的内容过于详细和庞杂,让一个不熟悉这些的编剧从无到有地做出一个故事来,难度非常大。“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与其我去给编剧老师讲,不如我自己先试试。”
在和平台、制作方达成合意后,马伯庸改编自己的作品,实际上也面临一个难题:自己没做过编剧,如何让故事在枯燥的历史细节中实现戏剧性和精彩的视觉化呈现?
首先,马伯庸在人物塑造上下了大功夫。在历史纪实性质的原著里,所有人物的性格、履历、线索、逻辑等均不够清晰,因此,“重新把这些人物梳理和挖掘一遍十分必要。”
他举例说明,原创角色丰宝玉原本设定时,只是考虑帅家默身边需要有一个活跃气氛的辅助,是一个戏份很少的功能性角色,但写着写着,他就活了,会不停地跳出来抢戏,“本身人设就讨喜,我又控制不住他的出场,最后他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主角团的地位。”
而作为一部聚焦明代基层政治的作品,剧中有许多关于政策的讨论和官场关系的刻画,这些内容很难外化,因此马伯庸就设计了相对轻松的轻喜剧元素来冲淡这种晦涩。“就像做菜时放一点糖,不是为了甜,而是可以提鲜。”
其次,用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改编剧本是“新人编剧”马伯庸深有体会之处。他表示,原本第一集开场自己写了一个官员开会的场景,写的很嗨,但是导演指出场景会比较呆板,人物没什么大动作,主要是动嘴说话,视觉上不好看。后来就在导演的建议下,改成了现在由赌坊赌钱开头。
此外,剧中有场戏是帅家默给官员和百姓讲解“人丁丝绢税”的由来,“这个事情要讲清楚,至少得两页纸,但是观众不可能有耐心听你讲半个小时的算术。”所以,马伯庸设计了一个视觉化的细节去呈现,“让帅家默在墙上画一个示意图,就像现在的PPT一样。”
戏剧性和视觉性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在确保故事足够精彩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在马伯庸看来,真实性不是指历史上某件事真实发生过,而是要符合当时的社会逻辑。“换句话说,要始终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历史剧,还是悬疑剧?
这是一部“世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