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让“微服务”回归百姓生活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图说:虹口区巴林小区中心广场上的磨刀摊位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摄
解敏/文
在虹口区巴林小区中心广场上,数十位师傅一字排开设摊,为居民修伞、磨刀、配钥匙;在普陀区万里街道,一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坐诊”,提供各类小家电维修服务……最近,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身边的“小修小补”服务又回来了。
“小修小补”承载便民服务功能,是往日生活的记忆,也是城市“烟火气”和厉行节约理念的最佳体现。这些琐碎的“微服务”曾经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然而随着城市管理理念、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最近几年几乎销声匿迹。
在上海,有超过4000个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但居民日常生活中对“小修小补”的需求始终存在。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样的传统服务既能满足老年市民的实际需求,也能补全城市服务职能,成为15分钟生活圈的有机组成。
今年2月,商务部提出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响应市民刚需,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便民服务的回归,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差异化消费需求、保障民生、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也让一度销声匿迹的传统手艺有了重现“江湖”的机会。“能工巧匠”们有了发挥技能和余热的用武之地,“修修补补”不仅带来了稳定的就业和经济收入,更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服务回归的同时,也考验着精细化治理的水平能否跟上。小修小补的“能工巧匠”们随时可能面临服务场所、时间不固定,以及利薄租金高等种种困境。要让“微服务”真正实现有序回归,离不开政府部门长效机制的支撑。例如,在规划时就应考虑居民区“留白”,划定经营区域,根据人口、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同时出台合理的规范措施,给予相应的补贴,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这样的探索与尝试正在成形。例如,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探索建立“物业+”模式,通过分析居民需要的服务类型和频次,排摸资源,设立便民服务包和活动周期;万里街道结合调查研究,将收集到的居民建议通过党建平台共商共议,在街道党群服务站开设维修小铺,引入志愿服务队,每周定时、定点“接收”居民的维修需求,并做到维修内容明码标价。这些探索,都为服务做得更稳定、更扎实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城市生活既需要有品质的环境,精细化的治理手段,更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相比,小修小补的“微服务”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市民的日常需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是为民解忧,提升居民获得感的本质。小细节体现大民生,这样的“微服务”应得到大力推广,在每一个城市的角落,让市民找得到、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