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阅读分享会,翻开城市的时光与乡愁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上海仅存的‘两万户’住宅”
“家门口的好去处”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样板”
“新晋网红打卡点”……
每当谈起蝶变归来的长白228街坊,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它的这些崭新头衔。但对于长白228街坊的“原住民”来说,这里无论如何变化,都凝聚着大家化不开的城市乡愁。
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刘翔带着匠心之作《时光—一个人的杨树浦叙事》一书,与长白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谢静,杨浦区人大代表徐微徨一起,和广大读者们开启了一段追忆长白228街坊历史与乡愁的美好时光。
“这本书里很大一部分的篇幅写到了在长白新村街道居住的三个地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住在长白二村‘两万户’的日子。”阅读分享会上,刘翔像唠家常一样,从“两万户”的历史渊源说起,与观众们谈自己的创作心得。
“长白路、图们路,想想以前的‘两万户’”。“两万户”住宅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为解决工人住房需求而建造的二层砖木式结构住宅,承载几代上海人的历史回忆。如今,“前生”作为“两万户”住宅的长白228街坊焕新归来,在城市更新中保留历史印记,融入现代时尚,成为科创人才在杨浦的安心居所。谢静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长白228街坊在功能上不断重塑,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乐业空间、社区食堂及公益性的健身中心。此外,这里还以“修旧如旧”的理念打造了228街坊工人新村展示馆,为城市留住时光和记忆。
“拖地板”“在水门汀打地铺”“吃长寿面”……谈及“两万户”的生活,有此经历的读者们无不感慨。
“我以前和外婆他们住在‘两万户’,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晚上大人们烧饭,我们就挨家挨户‘噶闹忙’,一圈逛下来也就吃饱了。”小时候住在长白228街坊的钱阿姨特地来赶来听这次读书分享会,说起小时候的回忆,她忍不住流下了泪水。纵使时光飞逝,但只要“两万户”还在,她的乡愁也就有了“根”。
“长白228街坊这个地块,属于大江、大河、大厂、大学。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可以从228街坊的蝶变中看出来。”作为长白228街坊蝶变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杨浦区人大代表徐微徨说,从“两万户”到“未来城”,这里不仅是居民“打卡地”,也成为人们“掏心窝”“能回味”“唠家常”的家门口好去处。
刘翔的书中引用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的一句话,“无论如何,大都会的另一种额外魅力,乃是透过它的转变,我们可以怀旧地回望它的过去。”焕然一新的长白228街坊,也成为了杨浦的“额外魅力”,让年轻人拥有了解过去的“场景”,让城市的乡愁“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