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从“可用”向“好用”转变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本报记者 章磊
2021年是“一网通办”改革拓展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浦东新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浦东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街道、社区治理服务功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一网通办”改革,浦东新区持续推进数字化服务转型,借助科技为政务服务赋能,拓展服务渠道与受益人群。
巩固“两个免于提交”工作成果
昨日上午9点多,家住浦兴路街道的瞿国政来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在服务台工作人员引导下,没有带身份证的他打开手机中的随申码,扫码取到了号。“现在真是很方便,只要随申码,忘记带身份证也没关系。”他说。
“两个免于提交”即受理中心开展政务服务过程中,通过电子证照应用、数据核验等方式,实行“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这也是上海市“一网通办”提出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个免于提交”的工作成果,新区民政局指导各受理中心升级窗口硬件终端功能,确保受理中心每个窗口配备的扫描枪、取号机等设备,能够切实支撑扫码取号、电子亮证等功能。
市民高女士也在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电子亮证办理了业务。“平时出门手机肯定会带,钱包和身份证反而不一定带。像我今天来打印公积金账单,没带身份证,有了电子亮证这个功能就很方便。”
推进“一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为了更好地便利居民办事,新区各受理中心还在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近年来,本市坚持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一网通办”改革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今年重点推进市级支持资金申请、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居住证办理、社会救助等“12件事”上线运行。
按照市民政局关于“一件事”改革工作部署要求,浦东不断做好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对外信息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提升“一件事”规范化、透明化、便利化水平,实现线上线下“一件事”主体服务流程的一体化办理。
此外,新区还通过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办事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把关涉各部门利益的单个事集成为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一件事。“一件事”改革事项的审批环节、跑动次数、审批用时和申请材料整体大幅精简,让市民对政务服务的好感度明显提升。
“原来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今天来办理,整个过程十分高效,工作人员的业务也很熟悉。”前来办理居住证的王先生感到十分满意。
创建全方位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
“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在新区民政局的推动下,浦东新区36个街镇受理中心100%开设了“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
不仅如此,“一网通办”自助终端还不断延伸触角,促成数字化政务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截至目前,已经有9个街镇将“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引入到了党群服务中心、居村,陆家嘴街道和高行镇还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引入到了商业楼宇。
2019年,浦兴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还在全区首创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方便上班族办理各类事务。截至目前,全区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已经增至15个,覆盖新区11个街镇。
为确保各受理中心服务能级建设再上台阶,新区民政局以评促建,组织2021年度受理中心专项评估,并在全市首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指数”,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服务能级提升。
不管是5月份的“服务质量提升月”活动,还是同期的浦东新区受理中心技能比武大赛暨风采展示大会,都达到了提升技能提振队伍的良好成效,并为参加市级立功竞赛活动做好人才储备。
新区民政局表示,后续还将在“一网通办”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一网通办”从“可用”向“好用”、从“好用”向“爱用”、从“爱用”向“常用”的转变,为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建成全方位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而努力。
来源:上海浦东 (时尚上海 流行上海 潮流上海 时尚流行iN上海 www.nwg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