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平水剑灶村:“胆剑精神”演绎创业创新共同富裕新传奇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绍兴平水剑灶村:“胆剑精神”演绎创业创新共同富裕新传奇
本网讯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剑灶村地处绍兴市区近郊,位于若耶溪畔、日铸岭下,是“浙东唐诗之路上”重要节点。剑灶得山川之胜,风景秀美。这里是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春秋时期越国欧冶子在此建灶铸青铜宝剑而得名,是越王勾践屯兵炼剑地,也是越窑青瓷生产地,在“胆剑精神”形成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近年来,剑灶村坚决守牢“红色根脉”,坚定走好党建强基之路,充分弘扬胆剑精神,赋能共同富裕,加速领跑竞跑,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村。
越地文化继古开今生生不息
欧冶子——这位中国古代铸剑鼻祖,曾在上灶、中灶、下灶架设炉灶,为越王勾践铸造了名扬千秋的湛卢、巨阙、纯钧、胜邪、鱼肠五把宝剑。
汉代袁康的《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记载道:“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欧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之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由此可窥见当年欧冶子取锡铜铸剑的场景和气势。而今天我们所说的铸浦山(一曰赤堇山)、日铸岭、上灶、中灶、下灶等地名,显然也和欧冶子铸剑有关。在欧冶子铸剑完成后,赤堇山随即闭合不再出产锡,若耶溪也变得波涛汹涌不再出产铜。由于铸剑的原材料不再具备,欧冶子也随即去世。因此,他留下的五把宝剑就成为异常珍贵之物,千金不易。在古代,人们对于剑有着尊敬、喜爱、崇拜的态度。因此,几千年的武事,莫不与剑有关,欧冶子也因为铸剑之功被后人尊为武神。
西晋文学家张景阳在《七命》中曾记载过欧冶子铸剑一事:“楚之阳剑,欧冶所营。耶溪之铤,赤山之精;山旁有井,欧冶子取水萃剑。”将一幅烧炉淬火、千锤百炼的铸剑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剑灶村一带有赤堇山、上灶、中灶、下灶等冶炼遗迹,有铸铺寒溪等地名,又有葛公井、欧冶井等传说。初唐诗人骆宾王在《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中写道:“横玉弩以高临,摐金鉦而直进。玄云结阵,影密西郊,赤堇挥锋,气冲南斗。”展现了赤堇矿石所铸之剑在战场上之锋芒逼人。诗仙李白《送侯十一》诗云:“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诗圣杜甫则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湛卢作为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的第一剑,“湛”意为清澈,“卢”意为黑色。合意为在战场上有明亮的辨别能力和战无不胜的黑色力量。随着朝代的变更,后传闻其落入抗金名将岳飞手中。绍兴十二年(1142),岳飞父子遇害后,此剑下落不明。刘禹锡的《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这样赞美:“汾阴有宝气,赤堇多奇铓。”从几代越王之剑和勾践之前的季札之剑来看,欧冶子应该不止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欧冶家族,世代传替,精益求精,才能将剑铸得出神入化。
越地古都,若耶溪畔,铸剑历史,古韵悠然,村庄蝶变,奏响乐章。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剑灶村借“胆剑精神”促使“海丰花园”生态观光产业蒸蒸日上,并被评为“五星三A景观村”。在未来,欧冶子铸剑炉有望重新燃烧,创文化产品“越王剑”,发展匠心经济,让游客能够真切地体验到精湛的铸剑技艺与古老而又年轻的越地文化。
上一篇: 「成都」金牛区知联会、新联会、留联会联合举办年终总结暨迎新会
下一篇:蔡东方:书法为媒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