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天、问地、论人——屈子《天问》之断想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石中元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开幕式上(2019.11.3日、湖南省汩罗市屈子学院)
叩天、问地、论人——屈子《天问》之断想
引 言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篇幅仅次于《离骚》的另一部长篇史诗,只是由于《天问》严重错简的影响,没有得到当今足够的重视。
屈原在汨罗江流域的《天问》,可谓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源头之一。《天问》提出了172个问题,全文374句,1560字。《天问》多为四言,兼有三、五、六、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全文以问句构成,层层设问。对天、对地、对人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表现了屈原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非凡的学识和卓绝的想象力。
屈原有《天问》,唐朝的柳宗元有《天对》,《天问》和《天对》是姐妹篇。《天问》叩天:敬畏自然。《天问》问地:顺应自然。《天问》论人:和谐共存,全球一体。
1.叩天:敬畏自然
宇宙大千,为何显化出千姿百态?天有九霄,层层重重, 为何看不见“极限”?
何为天?《尔雅》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中国的古人,认为天穹一共有九重。十分有意思的是,外国亦有九重天。但丁的《神曲》是这样描述九重天——
第一重天:月天,居住着信仰不坚定的灵魂。第二重天:水星天,居住着为追求世上荣耀而建功立业的灵魂。第三重天:金星天,居住着多情的灵魂。第四重天:日天,居住着智慧的灵魂。第五重天:火星天,居住着为信仰战斗而死亡的灵魂。第六重天:木星天,居住着公正贤明的灵魂。第七重天:土星天,居住着隐逸默想的灵魂。第八重天:恒星天,对玛利亚的赞美。第九重天:水晶天,代表天使的凯旋。此外,还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净火(即上帝所在的天国)。
宇宙是海,地球是船,万千生物行走在船上,地球漂浮在浩瀚的天际中。在《天问》中,屈原首先提出天体起源问题。屈原问道——
远古开始,宇宙起源时,是谁传导给后代的呢?天地尚未成形前,如何能考察出来呢?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谁能弄得清楚呢?又有什么在回旋浮动,这种无形的像是如何可以分明呢?日明夜暗,昼夜交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阴阳参合而生万物,何为本源、何为演变?天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这是何等样的伟大工程,最初是谁创造的呢?(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宇宙是如何产生的?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或许找不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天,不仅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体,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作的伦理本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存在于现实社会的。在历史文化传承中,人们对“天”的敬畏之心、反观之心,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荣、相生相应的,所以人与天之间才有了“人法天地”、合一之心。
《庄子·知北游》云:“通天下一气耳!”,元气造化万物、充盈万物、主宰万物,万物的生死枯荣决定于元气的聚散消长,是万物的终极依据。人要靠近天地,感受天地,融入天地,接收天地生气的能量。
古人有三种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天佑苍生,片刻不离,因“知时”而被敬畏;地生万物,春播冬藏,因“知止”而被敬畏;人成万物,审时度势,因“知度”而被敬畏。人在大自然中,要懂得休养生息,学会进退之法。对天地要有所释怀,对身边的人和事要留有余地,对动物、植物要有所善待。
天地间万物的运动都受天地自然运转的约束与制衡,万物是心物一元、理气一体的。古人有一颗敬畏之心,古人识文断字的不多,但通情达理的人多。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里所说的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天不能单独存在,天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一种能量升华存在的状态。“有人,天也;有天,亦人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类社会制定了各种等级及规章制度,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因而人类要遵从自然法则,保持自身主体与自然界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达到至善、至诚、至仁的天性,才配为“天之骄子”。
“悟透一字通天路,不明生化受熬煎”,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阴阳相合、雌雄相对,演变无穷无尽的事物。天地日月之经,是揭示天地万物生成发展变化,乃至消亡全过程的总体运动规律。人在天地之间有生有死,但,当生不如死的时候,人将作何选择呢?
2.问地:顺应自然
经天纬地谓之文;不先经天,岂能纬地?《天问》先经天,继之则问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在《天问》中,有“水土治理”之问,屈原问道——
在治理水土的过程中,鲧经营了些什么?禹成就了些什么?若说鲧不能胜任治理洪水,各部族的首领为何推举他呢?帝尧为何不加考察就任用鲧治水呢?洪水的源泉非常深,鲧何以要填塞洪水呢?弯曲的蛇身缠绕着龟体而相互衔接,鲧为何仿效此“玄武”形体而构筑障水堤呢?鲧顺着城邑地域构筑的障水堤已告成功,帝尧为何要刑罚鲧呢?鲧遭流放并被长期拘禁在羽山,帝舜又为何多年不释放鲧呢?传说鲧在治理水土时还指导民众在荒地上播种黑黍等谷物,并清除水地里的蒲苇等杂草。这帝尧凭什么理由授权舜摒弃鲧,果真是鲧的罪过深重吗?禹继续治理水土,成就了他的先父鲧所未竟之功业。既然禹继承了鲧当初的治水事业,为何禹的谋略却与鲧不同呢?神奇的应龙是怎样划地而助禹治水?洪水是如何经历江河而流入大海?(注:见《天问》第39~40问:鲧何所营?禹何所成?第28~32问:不任汩鸿(洪),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第35问:洪泉极深,何以窴(填)之?鸱(蚩)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域)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弛)?第80问:咸播秬黍,莆雚(蒲萑)是营(耘)。何由并(屏)投,而鲧疾修盈?第34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第37~38问: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在“人化自然、自然人化”中,九州大地历经沧桑,承载着太多的荣耀和屈辱,最终地球成为了人类的摇篮,从而成就了人类的共同家园。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负责治水。禹认为要治理好洪水,除了父亲的阻塞法外,还要顺应自然,用疏导法,江河要流通,深渊要填平。《天问》提出的“水土治理”之问,道出了地球生命整体性、协同性的重要性,这让我想到了“现代盖娅论”关于地球生命整体性、协同性理论。
“地球是活着的!”盖娅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统一的生命有机体,彼此运行、相互联系,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然,这里所谓“生命”,决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的代谢和繁殖,而是指一个能够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流并使之内部维护稳定的体系。按照这样一种观点,地球恰恰是这样一个有机生命体,他利用太阳的能量并且遵循行星的尺度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其中,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盖娅理论包含五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有效地调节着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构成;二是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影响生存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生物进化过程,两者共同进化;三是各种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稳定状态;四是大气能保持在稳定状态不仅取决于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为了生物圈;五是各种生物调节其物质环境,以便创造各类生物优化的生存条件。
盖娅理论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之一。因此,人类应该像《天问》的作者屈原一样,热爱和保护地球母亲,并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
对于地形地势,屈原问道:传说共工大怒触不周山以致天柱折、地维缺,但地形地势却因何故而向东南方倾斜呢?大地有东西向和南北向,这两向的长度比较起来哪一向较长呢?若说大地在南北向上趋狭而长,那么南北向的长度比东西向的长度长多少呢?(注:见《天问》第41问:康回(庸违)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第45~46问: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屈原注意到:地形地势对人口、气候、植被有深远的影响。屈原对地球方位的探路,让我想到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的特点有:首先,它是受保护的典型环境地区,其保护价值需被国内、国际承认。它可以提供科学知识、技能及人类对维持它持续发展的价值;其次,各保护区组成一个全球性网络,共享用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研究资料;第三,保护区既包括一些受到严格保护的“核心区”,还包括其外围可供研究、环境教育、人才培训和娱乐活动的“缓冲区”以及外层的“过渡区”或“开放区”。开放区可供研究者、经营者和当地人之间密切合作,以确保这个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总之,屈原不但对天有敬畏之心,对地亦有爱护共处之策。
《世界自然宪章》(1980年10月28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要求人类“应深知”,“文明根源于自然,它塑造了人类的文化,并影响了所有的艺术和科学的成就;与自然协调一致的人类生活将赋予人类在开发创造力和休息、娱乐方面的最佳机遇。”
从<天问》中鲧、禹治理水土,到《世界自然宪章》中的大地伦理,一脉相承的主旨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顺应大自然。但人类自从有点儿本事以后,就自吹为“万物之灵”,高居自然之上。工业革命以来,大自然生态循环系统被严重破坏,为此多种自然危害、多种疾病报复人类。从现在起,除了不能再做损害大自然的事外,还要真心回归大自然,虚心学习大自然!
《天问》的启迪:“向大自然学习!”——这是摆在地球人面前的一个既古老而新鲜的课题!
3.论人:和谐共存,全球一体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对《天问》是这样评议的:“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屈原在《天问》中提到了尧、舜、禹,以及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几十位帝王。屈原问道——
上帝既降下天命,为何王者却不谨慎修德?既然已经统治天下,为何又被他人取代?(第154~156问: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西周中央政权由共和行政,周厉王为何发怒呢?如同蜜蜂和蚂蚁一样微小生命的老百姓,一旦行动起来其力量为何那样坚固啊?(第162~163问: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此问是对“周厉王失政”和“西周共和行政”之问。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王朝的第十代君主,他贪财好利,施行暴政,从而引起“国人暴动”,被国人驱逐出都城槐里(今陕西省举平县东南)。
周厉王是如何失政的呢?周厉王当政时,不准平民进山林川泽谋生,断了平民的生路,以致怨声四起。又指派官员监视百姓,将不满的平民捕来杀死,以致平民在路上遇到了都不敢互相招呼,使得整个都城变得死气沉沉。公元前841年的一天,都城四郊的平民自发地集结起来,手持木棍和农具,从四面八方扑向都城的王宫,要向周厉王讨还血债。周厉王带着宫人,日夜不停地仓皇出逃。逃奔到彘(今山西省霍县)筑室居住于此。14年后,周厉王死于彘。由于“国人暴动”,使西周衰落下去了。
屈原的《天问》意在告诫,上帝既降下天命让你称王,你要谨慎修德,天人合德,仁民爱物,万物一体。你要化育天下,融合中华,唤起国人的道德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国家形成向心力,民族形成凝聚力。努力实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共存,便要“和其光,同其尘”。“和其光”,就是在发展方面、在创造性方面,要“和”,在发扬个性,维护多样性的基础上融和融通。“同其尘”,就是在保持相对稳定方面、在基本原则方面,要“同”,要一律平等、无论何人,都要严格地遵守规则。
再来说“西周共和行政”之事。据《史记·周本纪》载,周厉王逃走后,都城中的平民在大臣周公、召公等极力劝解下,平息了一些怨恨,平民纷纷离去。周公、召公根据诸侯和贵族们的推举,奉共伯和(共伯和原为诸侯、系伯爵)代行天子之令,负责治理日常政事,而朝中的重大政务则由六卿合议。史书上将这种政体称为“共和”,并将“国人暴动”的这一年称为“共和元年”。由于《史记》一书是由“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系年记事的,因此“共和行政”这一年,被视为中华历史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开始。
出身于贵族的屈原,从历史事件中惊叹百姓的力量,看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而在《天问》中提出了“后何怒”和“力何固”之问。“暴政”将引起平民的“暴动”,一旦平民起来反抗君王,其力量是坚固无比的,君王再发怒、再威风,也是无济于事的。屈原的提问,为的是提醒当政者,去特权化、去奢侈华丽,从观念上清除权威意识和奴才意识。要实施“美政”,与百姓和谐共存,与社会相安一体。按照平等的社会分工,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你种你的田,我做我的工,互相尊敬,守望友爱。一旦发生了矛盾和纠纷,按法治精神,公开、公平、公正地予以解决。
《天问》告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类最大的能动性就是如何从根本上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强调与一切有情、无情物种和光同尘。为此,我在《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一书中,将全球一体概括为一句话:“胸怀全球、放眼宇宙;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系统,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立场来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只有将太空天体系统、地壳生物系统、地表人类社会进行综合考察,方能为人类长久生存下去寻找办法”。
读《天问》只觉浩然之气,忧患之意,悠然而生。文化有异、文明求同。东方元气是根,需有自由、独立、平等、博爱等现代理念来“嫁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思想库。古为今用的优秀古代思想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
留得天问昭日月,好承楚辞续风骚。宋明理学重视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认为是古圣贤一脉相传的道统心法。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尧把帝位传给舜,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托付的是天下的重任,延续的是文明的火种。如果当年的周厉王能够以身作则,修正心灵,文明治世,教化万民,怎么会失政呢?国人怎么会暴动呢?
屈原《天问》直指人心:三代以还存直道,六经而后发奇文。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天之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则,人之道,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人道对应了天道,就符合了发展大道。在这三千年未变将变之际,在这中、西文化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之际,吾辈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同时尊重世界上所有文明,互学互鉴、交流互鉴、顺时应势、兼收并蓄,汲取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思想精华,这将奠定中华文明的第三次大格局。为寻求东方与西方的和解、和睦与和平做出贡献。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彰显了天下大同的和合之道。《天问》让我看到了屈原的苦口婆心。《天问》给我的启示: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注:此文是石中元为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所撰写的论文(2019年11月)。
石中元,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作家、首都出版界高级编辑。著有散文随笔集《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版;《来自地球村的报告》(青岛出版社,1995年8月版);环境保护提示丛书3本:①《了解环境》、②《治理环境》、③《生活环境》(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1月版)等30余种有关养生保健、生态环保方面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