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财经网,✅Shanghai经济网,Shanghai财经频道,上海商业新闻网,上海本地新闻媒体✅

您好,欢迎访问Shanghai上海财经新闻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那些人与一座科技馆:儿时在这儿“怒发冲冠”,如今牵着孩子再来一次

2023-03-25 13:44来源:未知 频道:财经头条 阅读: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财经动态,传播大沪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news.shanghaima.com/上海财经网欢迎您!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黄黎的孩子在科技馆游玩。

牵着3岁儿子的小手走进上海科技馆时,黄黎有一瞬间的恍惚。

“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一晃快二十年就过去了。”12岁时,黄黎牵着同班同学的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上海科技馆,在这里她体验了“怒发冲冠”,了解了什么是机器人,还跟随食物一起“旅行”。

十年前,于飞曾带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个“遛娃圣地”,并办下了一张年卡。如今听闻科技馆闭馆大修在即,带着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又故地重游。

建设中的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始建于1998年,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这座城市乃至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科学探索之源。二十多年的岁月里,8000多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到访。大到宇宙苍穹,小到细胞基因,好奇与探索在游人们心中发芽。

竣工后的科技馆。

2001年向公众开放。

如今,上海科技馆将在3月31日闭馆大修,预计在2025年恢复开放,期待着以全新的面貌与老友重聚。而不少在这里留下童年记忆的人们也赶来这座场馆,用自己的方式与其暂时“道别”。

曾有“怒发冲冠”,如今青春回访

“小时候觉得科技馆那么大,跑了一天都没玩完,如今也就是几步路的工夫。”

黄黎在浙江长大,12岁时跟随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来到了科技馆。“很好玩,真的很好玩。”说起对科技馆的初印象,黄黎忍不住强调了两遍,她原本听说要跟着老师去博物馆,以为又是换地方上一堂课,没想到却有那么多的“奇遇”。

2006年“溯梦神舟 再创辉煌”神舟六号飞船实物展。

在黄黎的印象中,她只是用手触碰了那个圆形铁球,一头长发立即倒立飘舞,也正是通过这次“怒发冲冠”,她了解了静电的威力。黄黎说,幼年的自己从未去过有如此多互动体验的博物馆,她的每一次触摸和欢笑,都成为了对科学最直观的体验。在这座场馆里,黄黎和同学们欢呼雀跃了一整天。

再次来到上海科技馆,已经是18年后的事儿了。牵着3岁儿子的小手,黄黎踏进了自己的童年回忆,这次的旅程却十分短暂,一上午就结束了游览。

黄黎说,这一次来才发现,记忆中诺大的场馆原来也就是几步路的功夫,曾经一次次震撼自己的“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对于如今的孩子们来说早已是平常事,那些知识已一次次在手机或者iPad中刷到过。

“小朋友在里面逛了一个小时就呆不住了,嚷着要回家。”黄黎说或许是孩子还太小,需要自己一次次托举才能看清展品,有的互动装置或许因为老化关闭了,因此失去了对小朋友的吸引力,原本的遛娃之旅,成为了自己的青春回访。

办一张科技馆年卡

“去和科技馆告个别吧,再不去要等好几年了。”奶爸于飞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条探访科技馆的短视频,在视频内他这样写道。

今年3月初,于飞在网上刷到了科技馆即将闭馆大修的消息,他特意带着小儿子来和这座场馆告别。

于飞和上海科技馆的缘分开始于10年前,当时他正在为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寻觅遛娃好去处,第一次到此处就震惊于互动装置的丰富、建筑的精巧以及巨幕电影的震撼效果。他在这里办了一张年卡,每月带孩子来打卡一次,从地壳探秘、人与健康、智慧之光到机器人世界,于飞和孩子们体验了一个又一个项目,自己也收获良多,如数家珍。

十年间,于飞也发展起了自己的副业,成为了一名“遛娃博主”。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普通白领,在周末带娃的间隙,把遛娃的心得和攻略用视频记录下来,不知不觉收获了1万4千多名粉丝,海洋公园、动物园、欢乐谷、自博馆、天文馆都有他与孩子们的足迹。

于飞发布的短视频下的网友评论。

如今,于飞有了第二个孩子,当他带着暂别的心情来到科技馆时,才发现孩子们长大了,科技馆也老去了。

“可能是记忆里的滤镜没了,感觉馆里的灯光都有些昏暗,很多互动装置也暂停开放了,内容设置也有些过时了。”于飞感叹着,这座场馆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让许多家长得以“遛完大的遛小的”,也确实是到了该告别的时刻,不如期待它的全新亮相。

“或许我会成为那个家长”

前不久,95后丁丁第一次来到了上海科技馆。

她出生在大连,如今定居上海从事IT工作,每天都要乘坐2号线在家和公司往返,经过了上海科技馆站那么多次,却从未停留。

直到听说了科技馆即将暂别的消息,她才决定周末在这一站下车,看看这座时常被同事们提起的童年回忆场馆。

丁丁拍摄下的食物之旅。

丁丁在这里遇到了许多小朋友,她也忍不住跟随着小朋友们的队伍,看了几场电影,体验了互动装置,在馆里走下了一万多步。

“我当时参观完的心态,就是很羡慕在上海长大的孩子们。”丁丁说,尽管场馆布展内容和设施都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是依旧能感受到馆方设置的精心,以及科普氛围的浓厚。

父母牵着孩子的手,不厌其烦地讲解一个个展品,给孩子们演示科学的奥秘,这一幕在丁丁眼中反复上演,成为了她的科技馆之旅最美画面。“我听说科技馆2年后才能重开,那时或许我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丁丁说,到时一定会牵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成为了一个那样富有耐心并认真讲解的母亲。

二十多年过去,上海科技馆已不仅仅是上海的科普之源,更是长三角“包邮区”孩子们,乃至全国的共同回忆。在这新老交替的时刻,不少与科技馆有过交集的人们,都在期待着,期待一座更新更敞亮,更加面向未来的场馆。

一名网友写道:“还记得我十几年前来上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科技馆,如今我的孩子就要出生,等装修好了我立刻就可以带上宝宝故地重游。”

黄黎的孩子在科技馆留念。

黄黎期待着,到时展台高度能再低一些,让年幼的孩子无需垫脚就能“触碰科学”,讲解的场次也可以更密集一些 ,不要将体验仅仅停留在有趣,而是真的撒下好奇心的种子。

丁丁则建议加入更多基础科学的普及,“现在国家都说要大力发展基础科学,那首先就要让小朋友们了解基础科学,对基础科学的探索产生向往,这样子再过20年,或许就有截然不同的突破。”她觉得或许还可以增设更多小屏幕,增加更多视频解说,用一些小动画来讲解,让孩子们停下脚步,静心吸收知识。

吓哭了小朋友的机器人表演。

“我在看机器人表演时,旁边的小朋友被吓哭了。”丁丁想起这一幕还觉得有些喜感,她说或许未来的机器交互体验可以做得更可爱一些,就像《流浪地球2》里的机器军犬,让冷冰冰的科技也带上一些人性的温暖。

(黄黎、于飞、丁丁皆为化名)

本文地址: http://caijing.shanghaima.com/caijing/50130.html
严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上海财经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上海财经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3455677927@qq.com)删除!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新闻网|上海财经网电子版官网|上海财经网电子版阅读|上海财经大学网站|上海财经媒体|上海财政局网站|上海报业集团|上海财经网专栏|上海财经网东方财经|投诉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网有哪些内容|上海财经网在哪里看|上海财经网地址|上海财经网新版上线|上海财经网新浪博客|上海财经网新闻频道|上海财经杂志|上海财经网APP|上海财经网记者新闻采访|

上一篇:暂别两年!上海科技馆3月31日闭馆升级改造,2025年回归

下一篇:点燃青少年强国强军梦 上海市大中小学“爱我国防”演讲总决赛落幕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Shanghai财经网,✅Shanghai经济网,Shanghai财经频道,上海商业新闻网,上海本地新闻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