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会”趣治理!这个街道的“零距离家园”建设推出新举措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月17日下午,外滩街道“零距离家园”建设——跟着“三会”趣治理基层实践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在外滩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黄浦区副区长林竞君出席活动,为外滩党群服务中心“零距离家园”示范型实体阵地以及跟着“三会”趣治理基层实践提升行动进行了揭牌,并对青年社工如何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三点想法:
在治理主体上,把“对象”转变为“资源”。用足、用好社区力量,努力使服务对象成为社区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进而实现社区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在治理方式上,从“传统”转变为“现代”。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协调社会关系、激发社会活力、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治理内容上,从“自转”转变为“公转”。聚焦“零距离家园”建设,持续有效丰富基层治理多元主体,依托“三会”制度,引导发挥居民自治、民主协商作用,打通“治理壁垒”,推动塑造全人群友好社区。
近年来,外滩街道着力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面对二元结构突出、新旧矛盾叠加,社区内环境老旧、设施不完善等难点,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零距离家园”建设,充分利用“三会”制度适用性广、针对性强、能够切实解决复杂棘手问题的特点,搭建了让社区居民、物业、商铺以及辖区单位等多方力量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参与的基层治理平台。在兼具国际都市范和浓浓烟火气中,也涌现出不少以解决社区困难为导向、吸纳群众有序参与的鲜活案例。
活动现场,外滩街道“青年善治家”训练营的社工们通过案例互动的形式展示“三会”制度在外滩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应用成果。
精用“三会”制度
外滩街道山西居民区——将传统的治理经验和现代的治理资源相结合,对落后的公共设施进行微更新改造,让破旧老花坛蝶变小区“益·时光”花园,服务于社区共同的生活群体。
背景介绍
外滩街道山西居民区是一个混合型居住小区,介于百年老式里弄和老式公房中间的空地处,有一个近200平的社区小花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花坛周边建造了一些供居民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共设施,当时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后因小区物业管理遗留问题,有些设施已经到了超龄服务的阶段,花坛周边逐渐变成了小区环境死角,花坛里杂草丛生,夏季蚊虫肆虐,枯枝断木间积攒的生活垃圾,引起了花坛相邻住户的极大抱怨。如何顺应居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对落后的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山西居民区传承为民情怀,着力于从微更新治理入手,运用“三会”制度,充分聆听居民心声,为升级小区居民群众的幸福获得感,在微小空间和细致入微上展现“绣花”功夫。
听证会上,居委首先对社区花园的更新目标、方案及改造成效进行介绍。讨论环节中,居民们各抒己见,建设性的意见成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细节规划。协调会上,居委会针对施工方的专业意见和居民的实际需求感受,整合问题细致分析,做到第一时间协商解决方案,促动双方分歧能得到有机的融合。在评议会上,小区居民代表不仅确定了后期自治管理公约和志愿团队分工,还当场提议并一致通过以“益空间”为名,让小区里这一新生的公共场地焕发新光彩。
如今,山西小区的“益空间”已成为亲子娱乐、街坊相聚、邻里谈心的重要场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社区更具温度,“小工程”传递出了更多“微幸福”。通过“三会”,社区各主体之间的全过程参与,充分调动起大家参与小区自治的积极性,使更多居民群众感受到“民生微实事”,受益于“民生微实事”,有效提升居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活用“三会”制度
外滩街道汉口居民区——让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大楼电梯再次通行,圆高龄老人漫步南京路东拓段的梦想,推动形成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自觉”。
背景介绍
江西中路267号——美和大楼,始建于1911年,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大楼虽然只有四层,但实际高度却远高于一般的居住楼,当初作为银行和办公楼,建造时曾安装老式电梯。建国后,为解决居住困难,底层改为了商业用房、楼上改为居住用房,电梯也因一些特殊情况,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为了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汉口居民区党总支以“三会”制度搭建连心桥,明确居委定位,利用协调会搭建沟通平台,协调化解居民矛盾,邀请专业部门答疑解惑,落实责任主体,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加梯合力。
为了尽快恢复老大楼的电梯,圆居民们的“电梯梦”,居民区党总支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零距离家园”理事会、人大代表下社区等渠道,向街道党工委及有关部门反映。外滩街道联合大楼直管物业公司金外滩集团,全力开展恢复加装电梯攻坚行动,由于房屋结构与现代房屋结构相差比较大,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街道、居委、物业、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听证会,共同商议、定制非标电梯的实施方案。
在安装电梯工程开工一周后,却不得不停下来。原来,老大楼之前建造的电梯井和现有安装的电梯轿厢高度并不匹配,会有几十厘米的落差,这就意味着先前设计的实施方案需要重新设计。为此,居民区党总支再次召集项目负责人、大楼物业、居民代表、施工方召开协调会,会上,施工方优化方案后提出,可改为在大楼底层设计坡道并安装扶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落差”难题,还能增强居民们的安全感。
工程结束后,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组织了施工方、设计方、物业等相关部门开展评议会,听取居民对工程完工后的意见。评议会上,居民也希望物业和电梯公司等相关各方就电梯的后续维保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责任,作出承诺,确保电梯正常运转。作为居民区“三会”制度的闭环,评议会在项目推进中发挥了“回头看”的检验功能,也让接下来居民对参与小区治理有了积极性,凝聚起善治的力量。
暌违半个世纪,百年老大楼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得益于“三会”制度在“零距离楼组”建设中的运用。如今,美和大楼依然如初地在书写着海派繁华,演绎着烟火时光,展现着街道致力于“打造外滩背后熠熠生辉的社区”的温暖情怀。这不仅是我们在社区治理中所坚持追求的美好目标,也是我们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妙用“三会”制度
外滩街道瑞福居民区——聚焦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老旧高楼小区停车有位不用抢,保障居民安心出入。
背景介绍
位于广西南路23号的瑞福小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内有南北两幢大楼,各23层,曾是黄浦区第一高的居民楼小区。整个小区足足有600多户,人口密集,但由于历史原因,小区公共面积小,通行道路狭窄,且基础设施不完善,无车库和停车场,按照消防标准,小区内仅能划出4个停车位,但小区内最高峰时甚至同时停放着26辆机动车,停车位明显供不应求。拥挤的道路、密集的车辆,不仅堵住了消防通道,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堵住了居民们的心,引得邻里纠纷不断。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瑞福居民区以“三会”制度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府部门、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作用,盘活社区资源,多方联动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辟出一条新路径。
听证会上,居委、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街道共同参与,围绕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随后的协调会上,大家把面临的实际困难一一摆到台面上,矛盾的焦点得以明确:如不在小区内停车,首先要解决停车位的问题。针对各方的实际诉求,居民区党总支一方面积极排摸周边有可能提供停车位的地方,实地走访考察周边商务楼宇的停车场和地下车库;另一方面,通过党建联建平台调动各方社会资源,为车主争取停车位与合适的收费标准,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为居民提供多种停车便利。在评议会上,居民纷纷对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点赞,由专业第三方拟定的《瑞福小区临时停车管理规定》也经过表决同意后正式施行,对于临时车辆的进出、停泊,违规都做了说明。
至此,瑞福小区停车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让有车一族可以安心上班、安心生活,还打通了“生命通道”,使居民生活得更加舒畅,更加开心。居民们也尝到了“三会”制度带来的“甜头”,自治热情也被点燃,更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如何让创新理论在基层社工队伍的社区治理实践中融会贯通?如何更加大方得体地与居民沟通表达?如何用更加丰富有效的宣传方法去营造内外兼修有温度的社区?……活动中,黄浦区委党校研究室主任刘小珍、新闻晨报主任编辑倪杰、上海戏剧学院教师马聪三位专家导师,面对面地为现场青年社工答疑解惑,指导基层社工队伍尤其是青年社工要从更“会思辨、会宣传、会表达”的“三会”能力着手,向社区工作要求的能力外围去拓展,带动更具人民集体创意和主体行动力的基层治理新实践。外滩街道办事处主任潘燕兵为专家们颁发外滩街道跟着“三会”趣治理基层实践能力提升行动“首席”指导团专家聘书。
跟着“三会”趣治理基层实践提升行动,是外滩街道将通过推动为社区嵌入一颗“趣治理”内芯的新尝试,以更为精准、立体、专业的基层社区治理赋能计划,推进提升外滩基层社工队伍在善用“三会”制度中,更深入地融汇“会思辨、会宣传、会表达”的基层治理实践“三会”能力,促动社区内外更多元的治理力量产生深刻的治理共鸣,激活各方参与主体共同的创造力,助力外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零距离家园”建设,生动打造兼具国际都市范和浓浓烟火气、外滩金字招牌背后熠熠生辉的社区。
让我们在外滩,遇见美好,共享“最美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