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不等于打入主流 人大代表:中华文化“精准传播”才能走更远
上海财经网【上海财经号】: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3月11日报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从书画艺术、戏曲演出、中医药,到影视剧、网络小说、田园风主播视频……越来越多中国文化产品正以各种形式“飘洋出海”。
如何更好提升传统文化传播力,让世界人民真正“读懂”其蕴藏的中国智慧?两会上,上海团两位代表此次提的建议都关乎这一问题。
姚卓匀:国粹走向世界还需“走深走实”
京剧名家张火丁的《白蛇传》《锁麟囊》、上海昆剧团的“临川四梦”、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这些中国名角名剧在美国、欧洲多地演出时曾引发空前盛况广受好评。然而,与我国各地300多种戏曲剧种、数以万计传统剧目的总量相比,实际走出去的可以说屈指可数。即便走出国门,大多数中国戏曲在国际戏剧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十分有限。这种情况与国外各类戏剧作品在国内演出市场上观众基础大、票房口碑俱佳且长演不衰的繁荣景象形成了对比。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张驰摄)
“中国戏曲与西方表演艺术有很大差异。”姚卓匀代表认为,要让海外观众从文化猎奇走向欣赏与认同,首先要将戏本唱词、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戏中所讲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准确地传达给外国观众,让他们深入理解剧情和人物所传达的感情。在她看来,要加速克服跨语言、跨文化瓶颈障碍,努力打通国粹之美走向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现实的问题是,大部分传统戏曲专家懂文化但不懂得外国国情和跨文化交流;外语专家则虽了解国外观众需求却又缺乏戏曲专业知识。姚卓匀举例说,如《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唱词“年年花开我的心不开”被直译为“年年花开、我不开心了”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境和美感,本就不懂戏曲的外国观众自然更难欣赏。
针对这一问题,姚卓匀代表提出,应建立一个国际通用的“中国戏曲语料库”——既是助力剧目译介,也藉此加强培养懂戏又懂外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它是一个数字化承载戏曲语言知识的基础资源库,内容上要涵盖唱词、戏剧故事背景、服饰道具等的跨语言对照,以及对剧目、音乐和历史等的跨文化介绍,并且实现动态更新,以给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全方位提供支持。
她建议可聘请国际文化交流、国外汉学研究、传统戏曲以及国外戏剧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既懂得戏曲理论和表演又精通中外语言和文化的跨学科、复合型团队,对经典优秀剧目进行译介,并以此来校准和训练数据库的动态优化升级。
梅兵:别再让优美的中国字“被屏蔽”
数字媒体时代,文字信息的传播高度依赖于“字符集”作为基础支撑。梅兵代表提交建议指出,在目前的中文字符集,古文字的缺位现象非常严重,这使得作为传统文化基本载体的历史文献在数字化传播中存在话语障碍,最具历史厚度的中华文化资源成了“网络盲区”,直接阻碍文化传播弘扬。
梅兵介绍说,古文字字符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古文字形体原貌来表达的,被称为原形字,作用是支持古文字在数字平台上以原貌呈现传播;另一类是用今日通用的楷体字来表达的,一般称之为隶定字,是以今天的通行楷字来转写古文字进行数字化传播。目前,前一类古文字在通用电脑字符集中完全处于空白,后一类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处于盲区。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张驰摄)
“古文字的字形本身就富含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这种空白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梅兵表示,古埃及文字、西亚楔形文字和汉字是人类三大最古老的文字,另两种都已经在标准字符集中有编码,而汉字作为这三大古文字中唯一没有夭折而传承至今的一种,却“有字不能用”或者“有字不好用”,始终被标准电脑字符集关在门外。
以我国最重要的字书《说文解字》为例,仅第一卷所收703个字中,在网络和数据库受限使用的就有126个。除此之外,梅兵还给记者另举了一个传统文献传播中无法正常使用的字例,受限于网络字库缺失,笔者甚至无法在本篇报道中引述。
别再让优美的中国字在数字时代“被屏蔽”。梅兵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古文字字符集建设,从国家层面加强整体规划和协调管理。她呼吁早日推动实现中国标准的统一编码,进一步增强中文字符集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落实筑牢基础。
下一篇:时政微视频丨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